9月20日,位于乐山市沐川竹海深处的永福镇万寿村,村民兰志兵家的门前庭院正在装修改造。“把水泥院坝再扩大一点,到时可以多摆几桌坝坝宴。”兰志兵盘算,国庆“黄金周”快到了,改造后能接待更多来沐川竹海旅游的客人。
就在半年前,41岁的兰志兵还是个“纸三代”,经营着祖辈相传的土法造纸厂。这些造纸厂生产方式粗放,废水废渣直排土壤、河流,威胁当地的生态环境。2017年上半年,一场关停土法造纸厂的“环保攻坚战”在沐川打响。
1247家土法造纸厂关停后,涉及4000余人产业转型。庆幸的是,这些竹林深处的“造纸村”,大多位于沐川竹海景区腹地,一条条发展新路正在青山绿水间悄然酝酿。
竹农思变竹子换品种把“竹生意”做大
9月,乐山市沐川县的80万亩茂密竹林处于盛产期,往年来来往往进山砍竹的竹农,如今却鲜见身影。
“现在,卖竹子根本赚不到钱。”沐川县幸福乡杨柳村村民邓仕龙家有几十亩竹林,之前基本供应给当地的土法造纸厂作为原材料,现在断了销路。邓仕龙算了笔账,竹子的收购价较2016年下降两到三成,加之不通路、人工贵,外运成本高,根本赚不了钱。
据沐川县环保局摸底排查,沐川县年产鲜竹片40万吨,当地土法造纸厂每年消耗鲜竹约19万吨。关停之后,鲜竹的下游市场大幅缩小。
邓仕龙并没有“坐以待毙”。如今,他家后院晒干的竹片堆成小山,他打算找“新出路”,初步计划是学手艺。“生产竹制品,竹根做根雕,竹竿做竹筐、凉席、扫把,竹梢做传统的竹编工艺品,进行‘全竹利用’。”
村中另一家“种竹大户”李光友则采取了不同思路。“先换种!”杨柳村的生态环境适宜各类竹子生长,但家家户户多种毛竹、慈竹,产值效益不高。
李光友打算,每亩投入一两千元,逐步更换为良种绵竹等经济效益更高的笋材两用竹,既采笋又取竹材,竹材亩产量可增加4-5倍,再同步发展林下种养,利用林间空地种植食用菌、魔芋,养殖小畜禽,把“竹生意”做大。
在当前种竹利薄的情况下,当地积极引导竹农通过多元经营模式改变现状。沐川县林业局局长陈发智介绍,全县正在搭建以竹资源为原料的竹纤维、竹化工、竹饮料、竹医药、竹碳、竹食品的竹产业园,做大竹林经济效益。
上一页 1 2 下一页